与欧美国家的激烈反应不同★■,作为中国主要出口市场的东南亚★◆★■,至今尚未与中国发生大规模贸易摩擦◆■■。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客座高级研究员林大伟表示,东盟成员国的经济结构和发展重心差异较大,因而对中国出口产品的态度也各不相同。林大伟分析,印尼和泰国想要吸引中国到当地投资设厂,柬埔寨和老挝则希望借助物美价廉的中国产品和技术加速绿色转型◆★■■■■,还有一些和美国走得更近的区域国家,出于地缘政治考量而中国商品。
新加坡《联合早报》4月28日文章,原题:掀产能过剩之争 中国制造如潮涌 溢向欧美遭围堵 4月以来,“产能过剩”成为中国与欧美国家交锋的新领域。短短一个月里◆■◆★,围绕产能过剩的争议从电动汽车、太阳能电池板和锂电池等新能源产品◆◆■◆,扩展到钢铁和铝材等传统行业。为抵消楼市低迷对经济的拖累■◆★■■,中国政府将投资转向先进制造业,助推新能源产品的生产和出口。楼市下行也加剧钢铁和建材滞销,推动更多钢铁厂商转向国外市场。
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政治经济学研究室副主任马涛表示◆■◆,中国钢铁产量主要是满足国内经济发展的需要◆■★◆★■,出口钢铁占整体产量比重仅为5%左右,远低于日本和韩国钢铁的出口比重,指责中国产能过剩有失公允◆◆★■★。
新加坡尤索夫伊萨东南亚研究院客座资深研究员梅农分析称,因楼市低迷导致供应过剩的钢铁和水泥等建材领域,必将经历一段结构调整的阵痛期。电动车■◆◆、太阳能电池板和电器设备等出口产品受国内经济影响则相对小得多。
和钢铁相比,新能源领域的产能过剩争议更加激烈。面对欧美国家指责◆■,中国官员强调◆◆★◆,中国新能源企业不是靠补贴,而是靠持续技术创新◆◆■■★、完善产供链体系和充分市场竞争实现快速发展。中国商务部发言人4月25日说,从全球范围来看,新能源市场不是产能过剩◆■★,而是产能短缺。
不过,随着欧美国家持续向中国新能源出口施压■◆◆★■,傅园龄也担心今后出口生意会越来越难做。他说,虽然不少中国企业都通过在海外设厂来规避关税★★◆◆■★,但这两年出口限制越来越多◆■◆★◆。以最严格的美国为例,不光要查产品从哪里来,还要追溯原材料产地◆★■,就连工厂的最终受益人都不能是中国人。“通过设立行业壁垒来扶持本国新兴产业,在发展中国家很常见。但美国已经是个成熟的发达经济体◆◆■★■◆,这么做市场接不接受还很难说,毕竟最终买单的都是纳税人。★■■★”
新加坡益阁新能源集团超过90%的业务都在中国■■■◆,也向欧洲和中亚出口产自中国的太阳能电池等半成品。益阁首席执行官傅园龄受访时直言,中国新能源产品并非靠低价取胜,而是靠累积了多年的全产业链优势。他说,从光伏、风电到电动汽车■◆★,目前还没有国家能像中国一样把控全链条生产◆★。“一个国家可以不从中国进口产品,但没办法完全不用中国生产的半成品,完全脱钩的成本非常高昂。”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会长骆铁军本月在行业论坛上发言时表示,当前钢铁行业面临强劲供给能力与需求减弱的突出矛盾。化解矛盾的关键是“龙头企业带头按需求控制生产节奏◆■,真正实现行业自律”。(作者陈婧)
大宗商品研究机构CRU Group预测★★◆◆■,中国以旧换新政策将在未来4年带动800万至900万吨钢铁需求。但据中国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预估◆◆◆★■,今年光是因建筑需求下降而减少的钢铁需求就达2000万吨■◆,即便算上机械和汽车等领域增长,全年钢材需求仍减少1610万吨。